找到相关内容724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及其展望

    长,菩提生,离地狱,出火坑,愿成佛,度众生。唵·伽啰帝耶·莎婆诃。三遍。   愿此钟声超法界,铁围幽暗悉皆闻;   闻尘清净证圆通,一切众生成正觉。   菩提,在梵文(即印度古代文字)中意为“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491636.html
  • 持诵《普贤行愿品》速得成就的道理——益西彭措堪布

    rdquo;以此功德,比弥勒菩萨提前成佛。   一偈赞佛都有如此广大的功德,何况普贤行愿,发愿以最微妙舌根,每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,每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,称扬赞叹一切如来功德海,穷未来际,相续不断,尽于法界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普贤行愿品|普贤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6373791663.html
  •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

    佛学方面,苏轼主要是以禅宗的“一念清净”,“无心于物”的观念来淡化客观环境的困窘。当然,华严宗的“理事无碍”、“事事无碍”的“一真法界”观,庄子的“齐物论”,也都被他拿来当了忘忧的萱草。有人说,苏轼思想...

    张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692118.html
  • 河北响堂山石窟的北朝刻经及书法

    无相。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。无犯无福无晦无明。犹如法界 无有分齐亦无限数。是名般若波罗蜜。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。非处非不行处。悉入一乘名非行处。何以故。无念无作故。”计99个字。其后的两行半共40个字,内容...

    赵立春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092982.html
  • 听净空法师讲经笔记摘录

    iexcl; 如果修行人看见冤家像亲人一样,快成就了,放下攀缘心,对怨亲放不下,就是攀缘心。 ¡ 一切众生是从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,别人就是自己,一切众生就是自己,法界是自己,几时你能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学佛|修行|净空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9071093514.html
  • 从《楞伽经》看佛教的语言文字观

    ,但要证得第一义,则必须脱离语言这种妄想。   第一义即第一义谛,也可以叫做真谛、胜义谛,是相对于世俗谛而言的。第一义谛还有许多异名,如涅槃、真如、实相、中道、法界等。其中,人们最熟悉的是涅槃。可是...

    李恕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262593692.html
  • 一花一世界:天下赵州生活禅

    光明殿,佛陀正中端坐吉祥;观音殿与藏经楼,悲智双运;禅堂历来是无门之关、选佛之场;万佛楼上,万德庄严,代表圆满法界。   行走在柏林禅寺,殿堂楼阁,寮舍斋厨,庵院塔庑,廊柱门台,曲折回环,视野一变,...文殊大人之境界,非诸凡小而信受。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。故《华严经》云:‘佛身充满于法界,普现一切众生前,随缘赴感靡不周,而恒处此菩提座。’翠竹既不出于法界,岂非法身乎?又《摩诃般若经》曰:‘色无边故,...

    马明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794088.html
  • 虚云戒制思想及其实践析论

    戒堂,旋改为鼓山佛学院,请高僧慈舟法师主持,高僧大醒、印顺、心道等法师授课。1931年改名法界学院,即戒律学院。1943年6月,在南华寺中兴后,鉴于僧众云集,遂于寺创办戒律学院,以庄严戒德。1957年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5.html
  • 虚云大师振兴佛教及其佛教教育思想

    戒堂之设,后来改为鼓山佛学院。宗镜、大醒、印顺、心道等法师,先后任教。慈老法师主讲时,改为法界学院。”[[33]]另载,虚云“请苏州灵岩慈舟法师主律院,慈法师深究律宗,弘扬净土,皆巍然法门龙象也。又...

    胡孝忠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394101.html
  •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

    觉体,即是观照自性佛。心即性,即觉,即佛,无有形相方所,了不可得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,不出不入,无往无来,就是本来现成的清净法身佛。行人都摄六根,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,照顾此一话头,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,...

    伍先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5.html